2025年7月28日至8月2日,第十二届东北亚和好基督徒论坛在日本冲绳举行。
论坛以“道成肉身”的方法论,从三个维度“神学”(道)、“处境”(成肉身)、“实践”(住在我们中间)探索基督教的和解之旅,并以“新创造”“哀歌”“朝圣”“盼望”和“呼召”五个神学主题设计构成了论坛的神学之旅。
韩神大学和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的教授金东进博士(Dr. Dong Jin Kim)以“新创造”为主题进行了题为《人性化的和平建设:从和平研究的角度谈培育和解的希望》的神学讲座。他经历过许多和平研究的案例和经验,包括与朝鲜半岛的人道主义组织合作促进和平建设。他常年往返于韩国和爱尔兰两地,以促进两地的和平进程和和平建设。
一个橙子引发的冲突
金博士以世界上最严重的冲突之一——橙子冲突,引出了这次的讲座内容,他和会众一起讨论了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冲突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在金博士构建的橙子冲突中,两个人都想要橙子树上唯一的一颗橙子,不过橙子树虽然扎根于A的园子内,但橙子却延伸到B园子的树枝上,因此两人产生了冲突。
对冲突产生的原因,会众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人认为因为有了墙、有了边界,它将这二人分开而导致了冲突;有的人则认为因为只有一个橙子,这是因资源的有限而产生的冲突。
“这一个橙子究竟该归谁?”
听到金博士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多人纷纷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认为橙子该归A的人说,因为树和树根都在A那边,A付出了很多努力、精力和心力去照顾这颗树,才让树长得好,结出了果实。还有一个韩国会众提出,根据韩国的法律,树属于哪一边果实就归哪一边。不过,也有人站起来提出橙子应该归B,因为橙子在B那一侧。金博士也表示这种想法是根据空间而定的归属权。
关于归属权的争论,金博士从自己的经历出发说:“如果问爱尔兰的律师,他们会同意橙子属于B,因为他们的法律是根据空间而定的;如果你去问韩国的律师,他们肯定会说橙子属于A。”
“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想象一下解决冲突时会发生什么场景吗?”
金博士提出了一种解决冲突时出现的场景:A一拳打在B的脸上,B也可以做同样的事情,比如也打了A的脸。一个会众提出,他们可以分享这一颗橙子,这样他们就都得到了一半的橙子;还有一个会众提出,他们可以通过沟通交流来解决冲突,比如A可能想要的是橙子皮泡水,而B想要的是橙子肉做果汁;也有会众提出,他们可以把橙子里面的种子种下去,这样他们就可以得到成倍的种子,不过金博士认为这需要等很久的时间双方才可以获得他们想要的橙子。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双方互相争斗,摧毁了这棵树,这样他们两个人就什么都没有得到。
“我们还可以对这个橙子做些什么?比如我们可以种植它,培育它,但同时我们还可以做些其他的什么?”金博士启发式地提问说。
“做果汁。”一个会众说到。
“是的,做果汁或者果酱。如果你卖掉它,橙子就拥有了附加值,这意味着利润。他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比一颗橙子更多,甚至是两到三倍。”
这种为橙子附加值的方式确实是一个解决冲突的好办法,但金博士却指出这种方式有时也使得冲突加剧。
“但问题在于,我们获得的这种利润一旦被瓜分殆尽,有时由于墙的存在,不信任感也会加剧。当它的价值增长到三到四倍,人们就会想:‘为什么我必须要和他人合作才能创造利润?我自己把它们都带回家。’”
金博士说:“当人们提出经济选择、经济一体化以及经济利润时,人们认为这对人们的合作有好处,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了世界的存在。只要有世界的存在,你就无法为这个问题找到永久的解决方案,因为它不在一个人的事,也许是一百人、五百人的事,世界要达成共识。因此,和平建设还要考虑关系。”
比如,如果A和B相爱、结婚,他们就可以推到墙。A会说:“你来拥有它。”而B也会说:“不,你拥有了它。”
几乎等同于国家建设的“和平建设”
“和平建设”这个术语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指的是非直接暴力,即消极的和平。在20世纪90年代,和平建设获得了联合国的认可,使得和平建设成为了联合国和平行动的一部分。联合国定义和平建设是在冲突爆发前通过预防、消除根源的方式介入,强调在冲突周期的早期阶段介入,并关注冲突各方利益协调。不过,国际社会也对这项行动提出了批评,认为它主要是基于西方国家的外部干预,并且高度奉行普世主义和自上而下的制度性方案,并侧重于自由主义国家建设。
“当时的想法是,你们之间存在冲突,也许我们西方式的民主和市场经济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以西方民主的名义架起一座桥梁,那么你们之间就没事了。而从和平研究人士的角度来看,我们提出的概念被你们以一种非常奇怪的方式在使用,把和平建设几乎等同于国家建设。”金博士解释了联合国和平建设行动被批评的原因。
然而,和平研究强调了人民的自主性。尽管它在冲突的压迫性结构和体系运作中受到限制,无法带来积极的改变。如果和平最终是为了人民,那么人民就应该参与其中。这一持续包容性问题的一个关键部分是认真对待那些长期以来被西方科学边缘化的知识:地方性、土著、精神、女性、酷儿、传统和殖民群体。
金博士研究过北爱尔兰社会冲突议题,虽然贝尔法斯特协议已经签署,在政治层面国家已经和解,但其社会仍然存在着直接的对抗。“我们以为签署一份文件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现实并非如此。”这一案例让金博士意识到,和解不仅仅是国家间的和解,持续努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解是至关重要的。
若我们在回答有关于身份问题时,我们都会说出自己的政治身份或宗教身份,因为我们痴迷于政治局势和社会条件,却往往忘记了人民角色的本质。这也说明了和平建设“实际上被视为一种国家事务,而不是人民的事务” 。
社会学家则试图以社会学想象力概念来解决问题,即以“历史背景”来理解宏大的历史事件。比如对北爱尔兰人来说,他们可以问:“为什么我被称为是英国人?为什么我被称为是爱尔兰人?为什么我是一个天主教徒或新教教徒?”
和平建设的新范式——“人性化和平建设”
而神学有一个概念——先知想象力。
“先知想象力包含上帝的智慧,”金博士在解释先知想象力时说:“它已经存在,但尚未完全揭示。这种‘已然’与‘未然’之间的张力,在先知式的想象中非常明显,但拥有这种张力的人可以再次理解。”
比如,布尔格曼说过:“先知的使命就是保持想象力的活力,不断召唤和提出未来,以取代国王想要敦促的唯一可想象的未来。”
那些从冲突和分裂中获利的人将人们分而治之,比如“你是英国人,你是爱尔兰人”,“你是韩国人,你是朝鲜人”。因为如果人们被分离,就很容易从他们身上获得利益。但若从先知想象力的角度来看,这种观点会受到挑战,因为我们认识到自己是通过上帝的创造而存在的,而作为基督徒,我们在上帝的统治下拥有同一个基督徒团契。
一个来自门诺派的和平研究学者莱德拉赫试图以这种理念用世俗语言构建一个和平研究的框架,他认为“想象并产生建设性回应和倡议的能力,这些回应和倡议虽然根植于日常暴力挑战,但能够超越并最终打破这些破坏性模式和循环的束缚。”
“和解当然可能发生在人际层面。”金博士进一步解释道:“我们需要宽恕,我们认识到谁是施害者、受害者等等,但和解也可能发生在一个受保护性冲突影响的社会中。这可能意味着在对抗压迫性结构的行动主义中伸张正义。”
他以韩国与朝鲜的人民分裂为例,因社会被朝鲜战争所塑造,社会中大多数的矛盾也都是由分裂而造成的,韩国人与朝鲜人之间相互仇恨,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好像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现象。但是如果人们可以在非军事区内开展多项民间交流与合作倡议,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在朝鲜半岛建立一种消除“压迫的叙事”。
金博士将这种方式称为是“人性化的和平建设”,以区别于国家统治产物的“和平建设”。
韩国“人性化和平建设”的三个尝试
20世纪80年代末,韩国基督教教会协议会(NCCK, 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in Korea)曾经尝试与北朝鲜进行和平建设。他们曾发表了一份声明,这份声明的内容是:“我们承认,南方的基督徒尤其犯了罪,将反共意识形态奉为宗教偶像,不仅将北方的共产主义政权视为敌人,还进一步咒诅了我们的北方同胞和那些与我们意识形态不同的人。这不仅违反了诫命,也是对我们那些在国家分裂中受苦并将继续受苦的邻舍的冷漠之罪;更是未能以基督之爱减轻他们痛苦的罪。”虽然这份声明在发布不久后就被召开的大会否决了,但金博士仍然认为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尝试。
2018年,女性缔造和平组织也做过一次和平建设的发声。在女性和平运动的背景下,她们对所遭受的苦难深有体会,称:“在朝鲜半岛分裂的环境下,即使女性再怎么努力,也难以撼动男性的优先地位。当国防开支居高不下,女性的福利往往就被忽视。因此,女性开始呼吁裁军,发起反战运动,并监督军事武器的进口……朝鲜半岛的分裂强化了军国主义和父权制,并维系着社会中军事和父权文化。因此,女性得出结论:她们不仅要抵抗父权制,还要抵抗军国主义及其文化。”
金博士分享的最后一个例子是他曾经合作过的韩国肩并肩儿童组织(OKCK, Okedongmu Children in Korea)。“어깨동무”(Okedongmu)在韩国中是朋友之间“搂着对方肩膀”彼此拥抱、相互环绕的意思。在20世纪90年代,朝鲜经历了严重的饥荒,那时高达20%的儿童发育迟缓,肩并肩儿童组织希望在营养、健康、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对朝鲜儿童进行支持。他们不仅仅单纯地提供援助,还希望通过这样的行动让朝鲜与韩国的儿童突破冲突和歧视彼此理解,真正做到“肩并肩”互相拥抱。因此,90年代他们还发起了自画像活动——“你好,朋友”图画信。
“我是在韩国独裁统治时期下长大的。”金博士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画朝鲜同胞时的经历,说道:“小时候在学校里,我被要求把朝鲜的弟兄姐妹画成长着两只犄角的红脸(怪物)。当时全国还有画画比赛,口号就是‘我们憎恨共产主义’,孩子们如果画得好还可以获奖。”
在这种情况下,便有人提出“与其画别人,不如画自己”。金博士解释说:“孩子们可以画自己,并写下一些简单的话,如‘我想踢足球’‘我想有一天和你一起玩’。他们把这些图画信送到了朝鲜,而朝鲜方面也做出了回应。与此同时,他们还参与了人道主义援助。”
“21世纪初,我们(朝鲜半岛)经历了短暂的和平。根据国家安全法,韩国公民不能去朝鲜,甚至不能与朝鲜同胞联系。但是当时因特别委员会和南北朝鲜合作机制,我们得以突破,肩并肩儿童组织在朝鲜建造了医院,主要为儿童和母亲服务。”金博士还介绍了“阳光政策”时期肩并肩儿童组织的人道主义援助行动。
“我最后一次去朝鲜是2008年,是去参加一所儿童医院的开幕式。这家医院是由首尔大学医院(SNUH,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和平壤医科大学(Pyongyang Medical University)合作建造的。在那里,那些曾经画过自画像的孩子们终于真的见到了彼此。”
金博士也向会众展示了当时南北朝鲜的孩子们一起见面的视频,而2008年是他们彼此的最后一次会面。“自2010年南北朝鲜关系严重恶化后,和平进程崩溃,除少量的人道援助外,一切交流都被禁止。2018-2019年,虽然因特朗普和金正恩的会晤,南北朝鲜再次有了政治层面的交流,但毫无任何民间交流。于是,那些曾经见过面的孩子们再一次被隔绝。”
再遇困局与新尝试——对和平建设充满希望
“我感觉自己被困住了。”金博士的“人性化和平建设”尝试再一次陷入困局,但他并未放弃。当他看到一个类似的景象——北爱尔兰分裂的境况,他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或许我可以创造机会,让年轻人再次彼此对话。因此,我发起另一个名为‘和平新闻学’的倡议,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让爱尔兰和韩国年轻人通过Zoom或有时进行私人的面对面交流,他们会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上帝创造了这样的想法和结构让我们或下一代受苦?”
“当你深陷自己的处境中时,你很难有社会学想象力。但是当你融入其他人的想法和故事中,有时反思性的空间会激发出来。这就是我所谓的‘社会赋能’。在彼此的故事中,我们发挥想象力。”金博士引用和好论坛的神学主题之一——“新创造”,说:“我认为新创造的意义就在于此,上帝如何帮助我们融入彼此的故事,融入耶稣的故事。”
后来,这个倡议发展成了一个名为“描绘希望”(Drawing Hope)的项目。它的意义在于“一起描绘希望”。金博士还举办了一个城市画像展览,展出了很多来自朝鲜、韩国和贝尔法斯特年轻人的画像。其中,贝尔法斯特的年轻人参观时问了很多的问题。金博士围绕他们做了一项研究。
金博士同时还与门诺派中心委员会(MCC, Mennonite Central Committee)和美国友谊服务会员会(AFSC, American Friends Service Committee)等组织合作收集了画作。这项展览还与印度基金会合作在开普敦举办过,后来也拓展到了哥伦比亚、柬埔寨等世界各地其他的地方。目标是收集年轻人的自画像,给予他们发声的机会,让他们在面对上一辈制造的分裂和复杂结构时表达自我。
“我们一出生就被社会化,” 金博士说:“但正如耶稣所说:‘孩子是天国的子民。’他们看似天真,但他们同样拥有人性,不需要语言也能彼此玩耍。如果他们能够拥有主体性并持续下去,或许我们就能改变这种传统的、社会学的、深刻的分裂系统和结构性冲突。”
最后,金博士引用约翰·保罗·莱德拉赫《建设和平:分裂社会中的可持续和解》一书中的话:“深入持久冲突的挑战,并不主要在于问题的复杂性、冲突的漫长历史,或领导层的冷酷无情,而在于我们是否相信改变是可能的。其本质在于,我们必须直面一个悖论: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且现实地看待困难,那些引发冲突、分裂与棘手问题的现实处境;另一方面,我们又绝不能忘记,作为一个人类共同体,我们拥有创造的能力,能够孕育出目前尚不存在的事物。如果我对这本书的读者有一个期望,那就是这些文字能够以某种微小的方式,帮助人们充满希望,激发一两个想法,甚至让一个人说出‘可以做点什么’。而那种超越冲突、寻求前进道路的必然进程,开始浮现和稳固。”
金博士说:“我仍然相信这是必然的,因为我们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的;这是必然的进程,因为上帝的统治已经来到。而剩下的部分需要我们参与其中,认识它并帮助其他人认识它。而那种超越冲突、寻求前进道路的必然进程,开始浮现和稳固。”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